首页

黑冰女王和松岛女王

时间:2025-05-25 19:20:47 作者:中国共产党同周边国家政党对话会将在北京举行 浏览量:90586

  4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强调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这一区域战略首次召开专题座谈会。

  推动西部大开发为何如此重要?

  “举足轻重”,总书记用这四个字概括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重要作用。

  广阔的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区市,占全国国土面积七成还多,总人口占全国近三成,陆地边界线长,与10多个国家接壤,在国家安全与长远发展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承担着新的历史使命。

  为何在这个时间点召开专题座谈会?不妨从两个关键词来观察:

  “一以贯之”——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发展,始终将西部地区发展放在全国发展大局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遍布西部12个省区市,为新时代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

  2019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此后不到1个月,总书记就来到重庆考察。那次考察中,他谈及这份指导意见,强调这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彰显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精神推动蓝图落地的工作原则与思想方法。

  “进一步”——

  党中央对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作出部署5年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但同时,西部地区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在这一关键时间点,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重庆,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提出“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西部大开发放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定位思考、统筹推进。

  如何做到“进一步”?怎样形成“新格局”?

  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6个“坚持”,即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6个“坚持”环环相扣,为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指明路径。

  ——发展新动能。

  推动西部地区发展,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作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形成地区发展新动能”等系列部署。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保护的支撑。总书记强调“加快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改造”等。

  ——形成新格局。

  扩大开放,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深远考量。座谈会上,总书记提出,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强调“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沿线地区开发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更加主动服务对接区域重大战略,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西部地区是我国能源资源富集地,总书记提出,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

  ——迈上新台阶。

  5年来,西部地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培育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促进农民群众就近就业增收”等系列部署。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新起点上,这场座谈会是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新的起笔,必将指引西部地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新篇章。

  策划:陈国军、张旭东

  监制:张晓松、鞠鹏

  主笔:谢希瑶、陈炜伟、赵宇飞

  统筹:刘东凯、吴晶晶、朱基钗、何宗渝

  视觉|编辑:朱思明、郝晓静

  新华社国内部、重庆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AA制自助游遭遇意外,责任如何承担?法院这么判

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体现了教育强国的战略先导作用和根本价值追求的有机统一。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建设教育强国,要抓实战略举措,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培养国家战略急需人才,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教育是民生重大关切,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本性转变,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要聚焦满足人民群众更高质量更加多样的教育需求,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解决好人民群众关于教育的急难愁盼问题。

《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俄文版出版发行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增设儿科诊室,将原来的6个门诊增加到8个门诊,并在儿科门急诊增加导医人员及志愿者,做好挂号、引导等服务工作。

把功夫下在解决实际问题上(金台潮声)

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施旺表示:“与各领域优秀伙伴携手共进,是赛诺菲积极贡献本土医疗健康生态的具体实践。未来,赛诺菲将以更加专注的姿态,深耕免疫科学创新前沿,更好地与中国本土生态系统的多方伙伴展开不同方向的合作,实现双赢。”

不要污染海洋!日本民众叫停核污染水排海诉讼举行首轮口头辩论

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对外公布,将结合中部地区禀赋特点,优先试点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聚焦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围绕未来材料、未来信息、未来制造,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深化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推动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在中部地区加速转化应用落地,更好促进中部地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探索合作新模式,推动央企产业优势更好转化为地方发展动能。

抓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宝贵机遇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